2017年,深圳人的“植物年”深圳首部日歷書《深圳日歷·植物篇》出版
深圳首部日歷書《深圳日歷·植物篇》(下稱《深圳日歷》)新書首發(fā)式在中心書城南臺階舉行,市城管局、仙湖植物園、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相關專家、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編輯團隊及深圳自然達人南兆旭、吳健梅等出席,介紹深圳植物,推介《深圳日歷》。現(xiàn)場有獎植物競猜互動熱烈。首發(fā)式由深圳報業(yè)集團副總編輯、晶報總編輯、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社長胡洪俠主持。
晶報記者 熊奇?zhèn)b/文 高雷/圖
日歷面世創(chuàng)造了“深圳速度”
活動伊始,胡洪俠介紹道,《深圳日歷》的編寫、編輯、印刷都是深圳數(shù)一數(shù)二的團隊,并且創(chuàng)意策劃到最終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創(chuàng)造了“深圳速度”。他指出,該本日歷是深圳第一本日歷書,在全國來看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植物主題日歷。
市城管局副局長朱偉華則感謝晶報社和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在公共空間為2017世界植物學大會鼓與呼,這本《深圳日歷》把高大上的植物學大會和市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了,所以該書值得閱讀,甚至收藏。朱偉華發(fā)言最后說:“綠色創(chuàng)造未來、植物帶來精彩。”
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副總編輯王昕也介紹了該書策劃背后的細節(jié),以《故宮日歷》為代表的日歷書成為潮流,我們也就想出一本城市日歷,想過用深圳老照片、深圳自然,最后決定做一本植物主題的日歷,“我們把對深圳的熱愛訴諸這本書中。一天一種植物,一天一種好心情。”
仙湖植物園張壽洲博士也指出該書非常新穎,非常感謝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用這樣的方式來宣傳深圳本土植物。還介紹了“仙湖蘇鐵”等讓深圳驕傲的植物。
《深圳日歷》的責任編輯彭春紅介紹了該書的策劃緣起,用時尚日歷的形式展示深圳的植物,其科學嚴謹性和精美圖片都建立在仙湖植物園專家團隊幾十年的科研基礎上。“讓深圳人更用心地認識身邊的植物,了解深圳野生植物的豐富多彩,喚醒深圳市民對植物的保護意識。”
與會嘉賓還指出本書紅色喜慶的包裝是2017年最好的深圳手信、新年禮物,是市民尤其是小朋友獲取植物知識的好渠道。
通過日歷喚醒植物保護意識
《深圳日歷》的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約請深圳市仙湖植物園的植物專家團隊擔綱編寫,給國際植物學大會獻禮,彭春紅說:“這本書我們更看重的是上面的深圳本土植物,日歷僅是一個附屬功能。逛公園、登山、郊游成了很多深圳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深圳人更用心地認識身邊的植物,了解深圳野生植物的豐富多彩,喚醒植物的保護意識,這才是編寫本書的初衷。”《深圳日歷》是一本定位科普的日歷書,從2800種深圳本土野生植物中挑選出野生、瀕危等365種,書中的稀有、瀕危植物用“★”號特別標記,并按IUCN紅色植物名錄中對瀕危等級進行標注,希望喚起大家對它們更多的關注、呵護和珍惜。
首發(fā)式上,自然達人南兆旭和吳健梅分享了他們對深圳植物的認識,并推薦了深圳的優(yōu)美植物,“不一定要去遠方,身邊也有詩意,只要心中有植物。”吳健梅說。
信息首發(fā):2017年,深圳人的“植物年”深圳首部日歷書《深圳日歷·植物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