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消委會四攻略支招“雙11”
“雙11”即將到來,各大電商紛紛打響價格戰(zhàn)、促銷戰(zhàn),消費熱潮中投訴糾紛也不斷增多。市消委會指出,今年以來截止至11月6日,共接收網購類投訴5035宗,其中假冒偽劣質量投訴問題首當其沖。眼看“雙11”促銷大戰(zhàn)即將打響,電商們可要注意,“今日特惠”“明天漲價”等不實語言或者其他帶有欺騙性、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等均不得出現。
網購四攻略支招“雙11”
1
質量問題:去年網購正品率只有58.7%
問題:不少消費者反映,網購時無法看到實物,全憑圖片資料、網上廣告來選擇商品,只能聽憑賣家“自賣自夸”,很容易出現貨不對板等問題,購買到假貨幾率高,取證難導致維權難。
支招:1.消費者切勿輕信低于市場正常價格的商品,下單時要仔細查看商品的相關說明,如活動承諾、退換貨流程以及售后處理等。
2.要注意網站首頁是否有工商網監(jiān)電子標識,可以通過點擊該電子標識來查驗網站主體身份是否真實,檢查網站有沒有公布詳細的經營地址和電話號碼。
3.謹慎選擇付款方式,盡量避免使用貨到付款。
2
價格欺詐:禁用今日特惠、明天漲價等不實語言
問題:“特價、清倉價、全網最低價”等已成為“雙11”商家吸引消費者的噱頭,不少消費者反映商家先漲價后打折,制造出一種“低折優(yōu)惠”的假象。還有的商家以少量低價產品作為噱頭,號稱一元起、零元購,實際上只銷售兩三臺。
支招:消費前要預先關注賣家銷售的商品、服務價格、優(yōu)惠券的使用規(guī)則,切忌輕信各種網站上滾動的小廣告,尤其應避免被低價商品廣告誘惑而盲目搶購,別花了小錢買回“雞肋”造成二次浪費。
新規(guī)出臺:今年“雙11”前,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關于規(guī)范網絡零售價格行為的提醒書》,提醒書要求,標價內容要真實明確、清晰醒目,價格變動要及時調整;禁止利用虛假或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價格手段,不得欺騙、誘導消費者進行交易;不得使用“僅限今日”“今日特惠”“明天漲價”等不實語言。
3
信息泄露:小心釣魚網站盜走錢財
問題:網購也給個人信息安全帶來隱患,使消費者的財產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雙11”網購高峰期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提供“良機”。他們往往在利用黑客收集互聯網已泄露的用戶信息后,隨即通過發(fā)送釣魚網站、虛假信息等方式套取消費者的銀行賬號、支付密碼等信息,將消費者銀行卡、信用卡內的金額以各種形式轉走。
支招:1.通過電話、短信等形式接到的退款、網址鏈接、電話號碼、中獎信息等內容要警惕,要多方核實,謹防詐騙;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銀行卡號碼、姓名、身份證號等私人信息,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或銀行卡被盜刷。
2.遇到涉嫌詐騙的情況,應當第一時間向網購電商反映,并立即求助當地工商部門或向公安網監(jiān)部門報案。
3.及時收集不法分子相關信息(如電話號碼、釣魚網站網址、qq號碼等)及被盜用資金的證據信息,以便日后舉證、維權。
建議:廣大網購電商應重視并有效地保障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安全,在發(fā)生信息泄露、丟失事件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承擔造成消費者損失的應有責任。
4
快遞:送貨地址不詳導致維權難
問題:“雙11”期間網購的激增,快遞服務能力跟不上網購爆炸式的消費,送貨不及時、遺失或損毀快件的投訴比比皆是。
根據往年投訴分析,在深圳(www.huhuzc.cn)網絡購物投訴中,被投訴的商家集中于福田區(qū),其中尤以華強北片區(qū)投訴最為突出,一些不法分子假借華強北區(qū)域這一電子產品商業(yè)中心的平臺名義,利用快速發(fā)展的物流行業(yè),向消費者兜售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商品以謀取暴利。而在處理投訴過程中,消委會由于無法獲取商家詳細信息或無法聯系經營者而導致調解工作難以進行。
支招:1.網購商品選擇快遞服務時,要盡量選擇誠信度高、售后服務好的正規(guī)公司。
2.提前預估配送延誤的時間,并結合考慮產品新鮮度、儲存條件以及延誤所帶來的系列問題,再決定是否購買,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3.購買貴重商品時要選擇保價運輸,盡量先驗貨再簽收,并保留快遞相關憑證。
信息首發(fā):深圳市消委會四攻略支招“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