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休假”成不能承受之重(2)
國慶系列策劃之 拼假篇 & &
中國式休假 成難負之重拿什么拯救國人休息福利
中新網(wǎng)北京10月7日電(王浩成) 國慶假期今日進入最后一天,意味著人們長達近一個月的 凌亂 作息模式行將收尾。今年以來,多個因 挪假 產(chǎn)生的 超級工作周 和 凌亂工作模式 讓 中國式休假 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原本作為 福利 的小長假被指成為人們的難負之重,國人休假尷尬的破解之道仍待多方求索。
國人進入 凌亂 模式 上3休3 引發(fā)全民吐槽
根據(j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jié)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中秋節(jié)休息3天,國慶節(jié)休息7天,前后有3個周末雙休日被調整成只休一天, 混亂工作模式 將持續(xù)大半個月,網(wǎng)友 盧小小屹 總結: 自9月16日開始:上3天休3天上6天休1天上2天休7天上5天休1天。
為期近一個月的 混亂工作模式 引發(fā)公眾的吐槽。 史上最亂假期 、 挑戰(zhàn)人類生物鐘極限 、 假期咋過都注定是傳奇 、 放假休到爽,回來忙到爽 ……面對 凌亂 的假期安排,人們在有苦難言之余只好 寓不滿于自嘲 ,看似幽默的言論背后蘊涵的則是深深的無奈。自嘲之外,亦有聲音直言不諱地表達不滿: 放假變成很累的一件事,還有什么意思啊 、 內分泌要失調了 。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指出,國家之所以選擇 挪 出 小長假 ,一方面是要借假日拉動經(jīng)濟;另一方面則考慮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需要一個較長的假期去旅游休閑。但他同時指出,不能將部分人的需求作為政策制定的全部依據(jù),應當盡可能地兼顧不同意見。
中國閑暇經(jīng)濟研究中心主任魏翔表示,縱觀其他國家的做法,基本都是 少挪 或 不挪 , 原來日本挪得也比較多,但后來研究顯示,國家如果在宏觀層面挪動比較多,就會對人的經(jīng)濟行為、身體狀況和交通狀況產(chǎn)生很大影響,比如說假日綜合征。
拼假 攻略走紅卻 僅此娛樂 折射公眾休假尷尬
針對今年 雙節(jié) 的放假安排,五花八門的 請假攻略 迅速流傳網(wǎng)絡,其中最走紅的版本是 請假11天休息24天 的 豪華套餐 。內容如下:在中秋放假前的9月16日、17日、18日請假3天,9月22日至27日請假6天,最后在國慶節(jié)前的9月29日、30日請假2天,拼出一個長達24天的 長假 。
然而,網(wǎng)友迅速指出這一 攻略 暗藏著多個紕漏。 年假總共都只有5天,難道要去請病假嗎 、 照這么請假法,大老板會讓錢包永久性休息 、 公務員崗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你這個螺絲釘?shù)袅耍l給你補上 。一位網(wǎng)絡招聘公司的HR亦表示, 24天長假 不現(xiàn)實, 一旦多人不約而同選擇同一時間休假,會導致企業(yè)運作困難。即使休假成功,回來后也將面臨堆積的工作。 攻略雖好,僅此娛樂 成為了網(wǎng)友針對 拼假攻略 達成的 共識 。
拼假攻略 緣何屢遭熱炒?評論解析,首先反映了勃興的休閑需要與捉襟見肘的假日供應之間的矛盾,民眾感覺現(xiàn)有的公共假期 吃不飽 。其次揭示了呆板的休假安排與個性多元的假日需求之間的矛盾,官方放假安排僅作為指導,各單位擁有適當調整的權力。但是,各地基本照搬 通知 ,扎堆放假、扎堆出行、扎堆 擠爆 、扎堆 歸隊 ;最后折射出了不變的制度設計與多變的社會生活之間的矛盾,疲憊的 挪假 、無奈的 拼假 ,智慧與靈光的背后,是公眾對假日制度的反彈。
夏學鑾表示,當下中國的 帶薪休假 制度與西方社會相比還有待完善,職工在申請 帶薪假 遇阻的情況下,試圖通過請假來 拼假 亦是無奈之舉。
拼假攻略 引發(fā)的熱議,以及人們對 攻略 的 望而卻步 ,體現(xiàn)了國人想要盡情 休假 的同時又不得不面臨諸多無奈。在現(xiàn)實之下,面對看似誘人的 小長假 ,只能苦笑一句 想說愛你不容易 。
信息首發(fā):“中國式休假”成不能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