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B2C醫(yī)藥電商被限制,實體藥店趕快把O2O做起來
趁著B2C醫(yī)藥電商被限制,實體藥店趕快把O2O做起來
電商目前是一個不可逆轉(zhuǎn)的趨勢,徐新說,純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做B2C很牛,而B2C的醫(yī)藥電商其實是革藥店命的,就像京東革了蘇寧的命一樣。但是為什么還沒有?
首先是因為有兩個限制,一個是醫(yī)保報銷,另一個是處方藥,這兩塊都是大頭,去掉之后,市場就不是很大了,所以目前那些B2C醫(yī)藥電商都是在賣兩樣東西,隱形眼鏡和計生用品,跟藥都沒關系;其次是因為用藥是一個及時性的需求,電商配送要24小時到48小時,不是特別方便;最后就是藥品本身是一個小包裝的東西,客單是不高的,而且都是有需要的時候吃,配送費用太貴了,不容易做起來。
目前做醫(yī)藥電商,O2O還是比較實際的,可以網(wǎng)上下單,門店取貨或者送貨到家?;ヂ?lián)網(wǎng)公司要想做O2O,是要跟許多線下藥店去協(xié)商合作的,讓整個組織架構動起來,再去送貨,再去做藥學服務是很難的。
這會保護實體藥店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在這段時間內(nèi),實體藥店要趕快找到一個方法,把O2O做起來。徐新跟高毅談到益豐未來發(fā)展問題時提到:第一個需要的是錢和人才,第二就是做品牌、做廣告。
但說得比較多的還是電商O2O戰(zhàn)略。布局O2O,在組織架構上要有所調(diào)整,不能跟原來的團隊混在一起,因為O2O做得好的,第一要懂線上,第二要80后的人,這些人超級會做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他們就是原住民。要單獨組團隊,單獨給期權,單獨績效考核,文化方面也可以稍微讓他們獨立一點。
與此同時,還要加品類進去,日本是加藥妝,美國是加很多食品。可是為什么中國人加的不成功?就是因為加的不夠?qū)I(yè)、加的不對。益豐從6個省擴張到10幾個省、到20幾個省是不難的,但是未來要想真正變成江湖老大,還得有點殺手锏,在布局上就要看得遠,走得快。
信息首發(fā):“風投女王”徐新為何投資一家傳統(tǒng)藥店?